新能源电车有哪些安全规范和认证?国内规范与认证世界与
1:2025 年 3 月 1 日正式施行,适用于纯电动轿车、插电式混合动力(包含增程式)轿车。侧重重视动力蓄电池、电气体系和驱动电机的安全性,如规则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温度不超越 65℃,三元锂电池不超越 60℃,驱动电机温度不允许超出 175℃,电机控制器和 DC/DC 变换器的温度不允许超出 95℃等。
·《电动轿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GB 18384-2020:规则了电动轿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要求,包含电池体系热安全、机械安全、电气安全以及功用安全等。实验项目包含体系热扩散、外部火烧、机械冲击、模仿磕碰等,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,电池体系在 5 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破,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刻。
·《电动轿车安全要求》GB 38031-2020:规则了电动轿车的电气安全和功用安全要求,增加了电池体系热事情报警信号要求,强化了整车防水、绝缘电阻及监控要求,优化了绝缘电阻、电容耦合等实验办法,以保证整车高压电安全。
·《电动客车安全要求》GB 38032-2020:针对电动客车载客人数多、电池容量大、驱动功率高级特色,在《电动轿车安全要求》基础上,对电动客车电池仓部位磕碰、充电体系、整车防水实验条件及要求等提出更严厉的安全要求,增加了高压部件阻燃要求和电池体系最小办理单元热失控查核要求。
·强制性产品认证(CCC 认证):市场监管总局决议对电动轿车供电设备施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办理,2025 年 3 月 1 日起指定认证组织开端受理认证托付,2026 年 8 月 1 日起,未获得 CCC 认证证书和标示认证标志的电动轿车供电设备,不得出厂、出售、进口或许在其他经营活动中运用。
·联合国电动轿车安全全球技能法规(UN GTR 20):是世界上广泛认可的电动轿车安全规范,包含了电动轿车的多个视点,包含电池安全、电气安全、机械安全等。我国的多项电动轿车安全规范与 UN GTR 20 全面接轨。
·欧洲新车评价程序(Euro NCAP):除了对车辆进行传统的磕碰测验外,也会对新能源电车的电池安全、电气安全等方面做评价。例如,根据 EuronCAP 评价电动轿车旁边面柱磕碰高压电安全功能,实验设置根据 EuronCAP 测验规程进行,需满意 EuronCAP Technical Bulletin Test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的技能方面的要求3。
·美国稳妥协会高速公路安全(IIHS):主要对车辆进行各种磕碰测验,评价车辆的安全功能,包含正面磕碰、旁边面磕碰、追尾磕碰等。关于新能源电车,也会重视其在磕碰后的电池安全、电气安全等问题。